红色足迹 < 返回主页
吉林热电 代号105,蓄势谷底等风来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吉林热电,65年老厂,有过很辉煌的过往和一大把高含金量的荣誉;员工年龄大,平均超过50岁,机组老,超期服役;近年来经营艰难……但就是这样一个老厂,却有把你点燃、让你沸腾的力量。采访期间,听干部员工们讲从前或现在的故事,经常是听着听着鼻子就酸了,听着听着眼睛就湿了,然后就会在心里与这些朴实可爱的人产生深刻的共情。
座落在黑龙江大地的哈尔滨热电厂(程晓雯摄)
辉煌与低谷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百废待兴、工业残缺不全。苏联“老大哥”援助我们建设了156个工业项目,吉林热电就是其中之一,代号105,原为自备电站,是在吉林省兴建的唯一一座火力发电厂。吉林热电厂区里至今仍保留很多俄式建筑。办公楼门口系着红绸的石头狮子、建筑物外墙上隐约的标语、老国企“工业遗产”级别的职工俱乐部,都带着时代印记。
1955年1月,“一五”时期,吉林热电一期工程破土动工,1956年9月1号机组并网发电。到1964年10年间,在电力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完成了五期工程建设,形成9台机组45万千瓦的大型热电联产规模。1988、1989年,六期扩建工程两台2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吉林热电以8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省内最大电厂。又经技改、扩建、吉林省能源局和电网公司批复名牌增容,到2010年,吉林热电厂拥有十三台炉、十一台机,最大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步入百万电厂行列。
国民经济快速恢复那些年,吉林热电的贡献可圈可点。有一次吉林热电向上级汇报工作,提及机组利用小时数达到了12000多小时,上级哭笑不得“你们是不是喝多了,机组一年365天不停机、每天满负荷运行利用小时才8760小时,你们的利用小时咋是12000多?”后来才知道吉林热电的实际发电能力远远大于机组铭牌出力,超高负荷运行,简直是“转疯了”。通过技术改造,吉林热电将俄罗斯机组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2.5万千瓦、5万千瓦机组的发电能力分别飙升到了5万千瓦和7.5万千瓦,且运行稳定。这一壮观数据曾将来访的苏联专家惊得目瞪口呆,说其国内也从未达到如此水平。
查看史志,鼎盛时期,吉林热电最高年发电量曾达到68亿千瓦时,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1.6倍。年最高供热量达到2025万吉焦,全国最大。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吉林热电的荣誉墙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高含金量荣誉:“大庆市企业标兵”“全国一流火力发电厂”“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的奖项就有17个,可谓一路鲜花和掌声。
历经一个甲子的风雨沧桑,曾经的荣耀和辉煌渐成往事,吉林热电“老了”。
对标先进 度电必争(程晓雯摄)
老厂有老厂的难。65年走来,经历了电力行业发展的种种,吉林热电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离退休2300多人,医药费报销、采暖费补贴、统筹外退休金等都由企业负担。在职职工1500多人,看着不少,但平均超过50岁,结构性缺员严重。还有集体职工1500多人,摊子很大。
为了节约成本,吉林热电员工穿的工作服都是自己的集体企业做的;买几块抹布都要精打细算;办公室没有空调;一个分场几个班组共用一个热饭的汽锅,“抠门儿”到了极点。
安全性、经济性差,80年代末投产的两台20万千瓦机组(后增容至22万千瓦),已超过了30年的服役期,运行起来战战兢兢。能耗高,机组纯凝状态下供电煤耗高于同地区30万等级供热机组80克/千瓦时左右,加之原始设计煤源的省内煤矿关停后改为外采煤,运距远运费高,近四年增加燃料成本超过11个亿……企业经营举步难艰。
吉林热电还有社会责任。电厂承担着1200万平方米、占吉林市14%的居民冬季采暖集中供热任务,承担着下游企业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江北机械厂等单位每年354万吉焦的工业供汽任务。加之近三年吉林市的居民供热面积增加320万平米,吉林市现有供热能力已无法满足需要,吉林热电的机组一天也不能停。但因为成本高,吉林热电的运行其实是亏钱的,机组转一天相当于亏出去一台奥迪A6轿车。民生最大,自身经营再困难,吉林热电咬牙坚持着。
企业的温度和员工的担当
员工多,但吉林热电从不将此当成负担。经营艰难,但干部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
汗流浃背的检修工作者(程晓雯摄)
党委工作部副主任刘伟跟记者讲起一件事:去年腊月初七,天寒地冻,一名火车连结员上前夜班,户外作业时忽觉心脏不舒服,回家取了医保卡赶往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因为回了一趟家,不是在工作岗位直接去的医院,相关机构没有认定工亡。看着只会哭的家属,党委书记崔鸿源坐不住了,几次去找工伤认定单位说明情况,“他只是不了解相关要求回家取了医保卡,数九寒天里我们的员工为了全市的温暖倒在岗位上,不能再让家属寒心”崔鸿源的动情讲述最终打动了局长主管单位,主管单位重新研究、,又各种取证,最终按工亡认定。拿着68万元工伤赔偿,家属带着孩子扑通就给崔鸿源跪下了,声泪俱下感谢好书记。此后,崔鸿源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加大有关工伤认定条例的宣传,对员工在岗期间发病等各类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作出提示,又组织开展了关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讲座。
企业和领导真心关爱员工,员工自然会感恩和回报。一个员工发现厂区里的一个井盖坏了,怕有人路过看不清掉下去,就守在那儿,然后给相关领导打电话,领导当即安排人处理。事后那个员工意识到自己太急了,竟然直接给主管领导打电话,非常不好意思,领导却说,我该感谢你的信任啊,全厂员工都该感谢你。
岗位责任更是体现在每时每刻。看到首届江城大工匠李英凯,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好瘦”,他却笑说这是优势,他可以去很多别人不方便工作的地方。李英凯的手细长,像弹钢琴的,手上有两个大泡。问他,说是焊接时烤的,透过防高温的手套也烤出了水泡。本来焊接完一个点位要换人的,轮班干,因为是半夜,又是急活,李英凯没忍心折腾熟睡的同事,穿着10多斤的防护服,自己足足干了一个半小时,把3个点都焊完了,手上的泡是干完活以后才发现的。
“厂里的事就是大家的事。机组早启动一个小时,就能多发一个小时的电,就能多创造一个小时的效益,我舍不得这段时间,我觉得我周围的小伙伴都是这样想的。”李英凯说。
因连年亏损,投入不足,吉林热电安全文明生产“欠账”较多。为标准化达标,厂里一个倡议,全员上阵,愚公移山。员工们自觉自愿早六点上班,晚六点下班,周六也来加班,憋足了劲儿,用一年多时间开展设备、机组和环境治理,刷漆、除锈、更换标志牌、清理卫生、防磨防爆防渗漏,让基础极差、起点极低的老厂换了新颜,在原国电集团几十家老旧电厂中,率先通过了验评!
干净整洁的厂区(程晓雯摄)
坐在记者面前的东北汉子高兴顺,就像名字那样幽默又爽朗。提起为达标验收奋斗的那段日子,高兴顺不愿提及曾经的辛苦和付出,却给记者描述了一个生动画面:每天300多人干活,食堂开了“流水席”,各二级单位“众筹”送肉送菜,机关干部自愿当“打饭工”,好不轰轰烈烈、热气腾腾。
旁边的苏瑞祥抢着说,那期间感人的故事太多了,锅炉分厂阀门班的张师傅缺席了儿子的婚礼;热网班的崔师傅拿着降压药住到了单位;朋友圈中更是各种俏皮表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能达标,凉鞋皆可抛(光着脚干活)”“达标路远艰辛,吉热大军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吉热精神”。达标期间,还有个工人写了首诗,重点说了这一年大家是怎么过来的,情真意切,结果这首诗和达标成果把验收组的专家给感动了,一个专家在验收会上还回了一首,赞誉吉电精神,一时传为佳话。
始终向上生长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吉林热电从未懈怠和放弃,在每个时期尽最大努力做好该做的事,并积极为后续发展找出路,就像电厂院里那几个鎏金大字“自强不息”。
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2013、2014年,吉林热电俄制机组关停,退出历史舞台。
响应环保要求,近年电厂投资近1亿元(不含税)对四台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改造完成后,尘、硫、氮排放标准较2017年分别降低了90%、69%和66%。
哈尔滨热电公司集控室(程晓雯摄)
早年吉林热电门卫大爷权力可大了,管着七台俄制机组“环保绩效”,每天用眼睛观察哪个烟囱冒黑烟了,先打个电话让运行现场调一下设备参数,再经过肉眼比对,给生产管理那边提供一个“统计”排序,好的奖坏的罚。现在环保数据实时显示并对所有社会公众公开。
发电分场灰场班长苏大勇说起环保就骄傲,他们这几年加大治理力度,原来污染严重的储灰场变成了美丽的芦苇荡和湿地公园,应季时开着白色的花,千百只野鸭、草鹤出没,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人来游玩,还有的来拍婚纱照、拍MV,老漂亮了。
不仅埋头实干,吉林热电还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闯劲。2005年吉林热电就正式向吉林炭素厂直接售电,成为全国首家向大用户直供电的试点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力市场的破冰之举。多年来,电厂积极开拓市场的努力从未停止。
为了企业发展,吉热人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劲。为了多要几个毕业生,主要领导找到集团人力资源部,千方百计争取;为了多拿系统内“订单”,服装厂一个连科级干部也算不上的女厂长毫不怯场地跟国电主要领导对话。
那两天在吉林热电采访和交流,无论对面的是电厂领导、中层干部,还是普通职工,三句话之内,跟你表达的强烈诉求都是“发展”,即关停现有4台共69万千瓦老旧机组,等容量替代新建2台35万共70万千瓦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先建后拆。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也对企业的发展心心念念,上级来慰问,拉着领导的手一叠声地说一定要让吉林热电的等容量替代项目上马。这种上下同欲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很难不被打动。
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十二指导组到吉林热电调研后,对其发展问题以专报形式反馈到领导小组,支持吉林热电等容量替代项目在“十四五”期间上马,吉电人又看到了转机。
“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吉林热电肩负着不断增长的民生供热责任,下游企业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后期拟建120万吨乙烯等项目,项目投运后将出现超过300万吉焦/年的供汽量缺口,等容量替代不论是对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对民生、对下游企业还是地方经济发展都是有益的,也符合双碳目标要求。”崔鸿源说。
曾经辉煌悄然典藏,身处谷底自强不息,坚韧的吉热人为再次涅槃重生做足了准备,只待春风再起。